.
目錄 大字 小字 背景 關燈

Advertisements

Advertisements

高粱種子要等到明年春耕纔可以播種,至少有六七個月的時間,暫且不提。

休沐之後的朝會,子楚將科舉的事情正式宣佈,引得群臣一片嘩然。

大家都沒想到,大王竟然暗中搓了這麼個大殺器!

這件事籌備了很久,三公九卿幾乎都知道,自然沒有不長眼的出來反對。

針對吳駒拿出來的科舉章程一番討論,改了幾處細節,之後就按照這個執行了。

下朝之後,科舉的訊息開始傳播,公卿大夫,世家貴族,一片驚愕!

率先得到訊息的頂級世家,或是官吏中的大員深感不妙,有了某種預感,科舉之後,秦國恐怕又是一番新氣象,新局面!

官場,不再可能幾乎被世家階層壟斷了。

……

第二天,大秦報第二期發售!

第一期創造了近二十萬份的銷量,使大秦報成為了無數人的關注點。

第二期開售後,搶購者絡繹不絕。

“什麼?脫銷了?快,告訴印刷廠那邊,再趕工出五萬份,不,十萬份!”報社、印刷廠、各大報亭忙成一鍋粥。

拿到了第二期報紙的顧客仔細看起報紙上的內容。

買報紙的人都是識字者,以公卿官吏、文人學子為主。

鄭祺就是其中一個。

他是一名普通學子,家裡不算有錢,隻是做點小買賣,有些餘財,供得起他讀書。

所學之術,也頗為雜亂,不偏向如今諸子百家中的任何一家。

鄭祺認為學術雖有百家之分,但可以兼學,管子曰夫民彆而聽之則愚,合而聽之則聖。

當世的儒家宗師荀子,不也是學了儒法兩家學說?

還有吳駒,對方不僅是醫家魁首,前段時間更是收攏了兩位小說家的主事作為副社長,從以往經曆更能看出對方精通醫、法、小說、農等多家學術。

鄭祺認為,無論上流之學、下流之學,實用的就是好學問。

當然,他的朋友麼並不讚同,認為兼學為雜,無主次之分,最終隻會學出四不像的東西,還說他不是荀子,也不是吳駒,不能和這兩位相提並論。

鄭祺不以為然,他依舊我行我素,視荀子、吳駒為偶像。

他的夢想,是施展自己的抱負,將一身所學用之於國,用之於民!

隻可惜,家中沒什麼關係,也無法入朝為官,讓鄭祺頗為心灰意冷。

此時他沒有想這些,從報亭前的人群中擠了出來,手中拿著一份剛買的報紙。

“真是太熱鬨了,差點沒擠死我。”鄭祺長出一口氣,拿起報紙,定睛一看,首頁的大字使他瞳孔一縮!

頭版頭條赫然可見一行大字。

【科舉將啟!】

鄭祺眉頭一挑,再看下面的文章。

【經客卿吳駒提議,朝廷審議,大王最終決定,開設科舉,以考試的方式為國家挑選人才,此舉旨在為國家輸送新鮮血液,不拘一格招收人才】

鄭祺看到不拘一格四個字,瞬間精神一振!

緊接著是對科舉的詳細介紹。

【科舉設二級考試,初試於各城各大考場,通過者可前往鹹陽參加會試,會試者,根據排名給予錄用,皆可直接成為官員,榜上名列前茅者,甚至可以獲得爵位,面見大王!】

【受限於人員等各方面因素,首次科舉選取內史地區為試點,設**報名處】

【凡秦國百姓,不分出身,不分年齡,不分性彆,隻論成績,除有罪籍者,皆可參與,三天內可攜照身帖至城內報名處報名,參加考試,各報名處詳細地址印於下方】

【考試者,即在試捲上有各項題目,每項題目有不同分數,答對得分,答錯失分,最終算出總分即為考試成績。

考試內容包括書、數、策論等六大科目,旨在考校各方面能力,報名者建議提前做好準備】

【注:策論者,獻策之論也,需要解讀當今政事,分析政治問題,做出正確解讀與判斷,需考生對時事新聞有一定瞭解,建議提前準備】

鄭祺一目十行的看著,瞭解到科舉是個什麼概念後,頓時震驚不已,強壓住激動之情,一甩報紙:“我的機會來了!!!”

“報名處,讓我康康秦國的報名處在哪裡,我要參加科舉!!”

幾個時辰之間,整個鹹陽的讀書人都沸騰了,凡有誌於仕途者,皆攜帶照身帖前往城內報名處,愣是將報名處圍了個水泄不通。

同樣,內史地區的同樣幾十處城池也是相同的景象。

無拘酒肆,鹹陽的一些讀書人報完了名,興奮的恨不得立馬衝進考場,可惜考試還有至少半個月的時間,他們便帶著激動的心情找到朋友們分享。

“真是太讓人激動了!以前想要入仕,隻能靠人舉薦,沒點關係都進不去,現在好了!靠自己的能力一樣可以入仕!”

一個少年白頭的年輕人激動的說,

他是這個圈子裡有名的寒門子弟,早年渴望入仕施展抱負,可惜因為沒有背景沒有勢力而處處碰壁,壯誌難酬。

如今一朝得到科舉的訊息,胸中鬱悶瞬間抒發了個乾淨,開懷的笑聲震得杯子都發抖。

眾人紛紛點頭,說:“大家今天回去之後就開始備戰,相信來日榜上定能有我們一席之地!”

大家雄心壯誌。

這時,有人看向場中一個黑衣男子,卻見對方眉頭緊鎖,手中拿著最新一期大秦報在思考。

“博聞,怎麼皺著眉頭?”

黑衣男子名叫博聞,是他們這個小圈子裡公認的智者, www.uukanshu.com同樣誌在入仕,如此大喜的日子他卻皺著眉頭,瞬間引來了大家的好奇。

“在想事情。”博聞將報紙翻過來面向眾人:“你們看,報紙上說,科舉分六科,書科考詩文和各家典籍,算科考算學,史科考……這五科我都能明白,唯獨策論我是沒把握,尤其是這時事新聞,單靠自己何以能瞭解這麼多新聞呢?”

眾人思索。

確實是這回事,博聞不愧是智者,大家還在歡呼慶祝,他已經在思考科舉的內容了。

就在眾人為這個問題冥思苦想時,有一白衣男子卻笑了,他名龐士安,學問不如博聞紮實,但思維邏輯與眾不同,也是這個小圈子的風雲人物。

龐士安說:“老博,你著道了。”

“哦?”博聞皺眉。

“答案不就在你手上嗎?”龐士安笑著起身,拿過他手上的報紙:“這大秦報網羅秦國時事,上面也不乏有人會對此做出評論,依我看,若要備戰策論,大家可以研讀大秦報,記下上面的事情,說不好科舉的試捲上有些題目就會在大秦報上汲取!”

博聞緊鎖的眉頭鬆開了,大家也是恍然大悟。

“確實如此!老龐說的有道理!”

“幸好我兩份報紙都買了,回頭我就要去研讀!”

“他麼的,我沒買,等下要補上,對了,這報紙上好像寫到出了一個叫訂閱的業務,可以送貨上門!本來我還在遲疑,等下我也要去辦理訂閱手續!”

一日之間。

鹹陽城內,風起雲湧。

上一章
返回目錄
下一章

Advertisements

Advertise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