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目錄 大字 小字 背景 關燈

Advertisements

Advertisements

毋庸置疑,明前茶是成功的。

而之後的雨前茶,吳駒則全權交給了老夏和陳荼。

身為主帥,大老闆,不能什麼事都親力親為,有些事情交給手下去做就行了。

之後的幾天裡,吳駒時常往城外跑。

不為彆的,隻為一個許久沒有出場的人物。

李銘凱!

這位紡織廠廠長在四月的中下旬終於告訴吳駒,紡織廠內的所有紡織機全部改良完成,並且用水力驅動紡織機的計劃也已經初步成功了,隨時可以開工。

吳駒聞之大喜,趕往城外吳家莊,親自視察一番。

紡織廠內。

一進入車間,抬眼便見一台台紡紗機和織布機林立,模樣相較之前大有不同。

“確認過了,運轉沒問題吧?”吳駒問。

“絕對沒問題!”李銘凱說。

“找幾個工人來,開一台紡紗機一台織布機給我看看。”吳駒吩咐道。

“是。”

李銘凱叫來幾個工人,分彆運轉紡紗機和織布機。

最終得出結果,確實達到了吳駒之前的預想。

又快又穩,關鍵質量上還一點不差。

吳駒又去看了一眼水力驅動的紡織機。

這種紡織機相較正常規格要大上一倍還不止。

紡的紗或者織的布更多了,靠人力驅動很費勁。

正好紡織廠臨著渭河,便在渭河上單獨開一個車間,將水車和紡織機連通,用水力驅動,即可省不少氣力,效力還更高了,相較正常的紡織機應該要高一倍到兩倍。

吳駒點點頭,很是滿意:

“看來可以開始了!”

“嗯嗯。”

李銘凱點點頭,心情激動無比。

那可是整合整個秦國的紡織業啊!

“這一次你肩膀上的擔子可就重了,好好乾,乾好了給你漲工資!”吳駒拍了拍李銘凱的肩膀,給他畫了個大餅。

“明白!”李銘凱用力點點頭。

吳駒在紡織廠逗留了一段時間,一是考察一下工作情況,二是聽李銘凱彙報了一下賬目。

現在紡織廠最大的盈利來源依舊是生產口罩,不過供應量相比之前要縮水了很多倍。

很正常,畢竟現在疫病消弭的基本不見了,口罩的需求量自然也就小了。

不過現在很多人依舊保留了出門戴口罩的習慣,更發展出了很多用法,比如據說有一些未出閣,但家教保守的姑娘在出門時就會佩戴口罩,用於代替面紗遮掩面容。

吳駒最近還寫了一篇文章,以醫家魁首的身份倡導礦場、紡織廠這些揚塵嚴重的工人最好人手一副口罩,可以避免肺部疾病。

再比如醫家的醫者現在也是藥囊裡常備幾副口罩。

這些用途很大程度上填補了口罩空缺的需求量。

隻靠口罩這一門生意,紡織廠就足夠盈利了,不過對於吳駒來說這還不夠。

他告訴李銘凱:“你出面去和城中那些成衣店談談吧,他們是用布料的大頭,先把他們的訂單拿下來一部分,既是個開始,也方便我們把名聲打出去。”

“明白。”李銘凱點點頭。

吳駒正想離開,卻突然想起什麼,轉而又停了下來:“對了,今後紡織廠正式掛個公司的名頭吧。”

“那公司叫什麼名字?”

由於吳駒受後世熏陶深刻,開設了大秦食品公司、傢俱公司、建築公司等等,所以公司這個詞以及意思早就傳開了,甚至有些趕新潮的人開始學習吳駒,也起個某某公司的名頭。

“就叫大秦紡織公司吧。”吳駒說、

“也掛大秦的名頭嗎?”李銘凱弱弱的問,這個名號可不是誰都能掛的,傳聞有人效仿吳駒也這麼搞,結果第二天就被官府查水錶了。

“當然,你還不知道吧,以後紡織廠的股份也有大王的一份,我們算是半個國企,指不定你以後又要掛個官職,重返體係內了。”吳駒笑道。

李銘凱驚得嘴巴微張。

“大王要投資?就像食品公司那樣嗎?”

吳駒點點頭。

這種帶點壟斷性質,並且和國本息息相關的產業,吳駒都想把子楚一起拉著,畢竟這種事情往大了說那就是動搖國本,且涉及巨大的利益,很容易遭人覬覦,換做吳駒當上子楚的問題,若有人這麼乾,他也會覺得心中不安。

把他帶著無疑是個好選擇,有子楚當擋箭牌,吳駒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做事。

他當初將荀子那句“物禁大盛”作為了給李斯的忠告,這句忠告他何嘗又不是送給自己。

凡是都得有個度,做人不能太飄啊!

李銘凱聽後相當興奮,官職他倒是不在意,他本來就是從王室少府中出來的,乃是少府的衣丞。

他在意的是國企這個名頭,想想就很讓人意動啊。

況且當初在少府,UU看書 www.kanshu.com他也就是個地位高一點的製衣匠人,現在他可是管著整個紡織廠,一人之下萬人之上。

啊不對,以後子楚也成……又成了他的大老闆了,應該是兩人之下,萬人之上。

看著興奮到來回踱步的李銘凱,吳駒沒有理會他。

就讓他自己樂著吧。

吳駒趕回鹹陽城,將此事告知了期盼已久的子楚。

子楚早就惦記著紡織廠不知道多久了,聽聞這個訊息之後,大手一揮:

注資!

當初談入股的時候,子楚還因為資金問題猶豫過,但這麼長時間過去,現在的他腰包可鼓鼓囊囊的。

他當場拍板決定。

一千萬貫,占三成股份。

但雙方也在協議中進行了一定的互惠互利,子楚要幫吳駒大開方便之門,免去關稅,減免賦稅,若官府下訂單,吳駒要以官府訂單優先,並給予一定優惠。

雙方簽訂合約。

一千萬隨即從國庫調出,送往吳駒府上。

再加上吳駒自己打算拿一千萬貫出來,合計兩千萬貫。

這兩千萬貫,吳駒已經想好了用處。

一是繼續擴建紡織廠,現在的規模想吃下整個秦國的紡織業還是不夠看,鹹陽城外的要繼續擴建,同時考慮到水力紡織機的優越效能,吳駒打算再建幾處分廠,地點選在灞河、涇河這些鹹陽周邊河流的邊上。

二是投入到葛、麻、桑樹的種植,以及蠶的養殖裡去。

兩千萬貫的投資,光這個數字,吳駒就足以秒殺秦國絕大部分同行。

上一章
返回目錄
下一章

Advertisements

Advertisements